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广东省能源利用监测管理办法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5 14:41:18  浏览:9692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广东省能源利用监测管理办法

广东省人民政府


广东省能源利用监测管理办法
广东省人民政府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能源利用监测工作,降低产品能源消耗,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国家《节约能源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广东省节约能源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要本办法所称能源是指煤炭、焦炭、原油、重油、汽油、柴油、电力、煤气、外购蒸气、外购水、水力、薪柴和蔗渣等。
所称能源利用监测(以下简称监测)是指运用能量审计和现场测试手段,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情况、耗能设备、产品能耗和供能部门供能质量进行检查和测试。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省范围内的企、事业单位(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和中央、外省在粤的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部队、学校和个人。

第二章 监测机构和职责
第四条 省设立能源利用监测中心(以下简称监测中心),主要职责是:
(一)制定全省监测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指导、协调全省监测工作;
(二)协助制定我省监测规范、标准和测试方法;
(三)收集、整理、储存全省监测数据、资料,开展能源测试技术咨询服务;
(四)负责省级节能新产品、新设备的能耗测试和技术鉴定的检测工作;
(五)有选择地对省内各地用能单位进行监测;
(六)组织开展监测技术合作、经验交流活动和监测人员的技术培训。
第五条 市设立监测中心(站),主要职责是:
(一)编制本辖区监测工作计划和阶段监测计划;
(二)负责本辖区监测工作;
(三)定期向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和省监测中心提供本辖区监测数据、资料和工作报告;
(四)负责本辖区节能产品、新设备能耗测试工作,开展监测技术交流活动和提供能源测试技术咨询服务。
第六条 监测中心(站)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能力独立完成监测工作的助理工程师以上职称的技术人员三至五人,仪表工一人,化验员一至二人;
(二)有必需的监测仪器和设备;
(三)有健全的仪器、设备、药品和化学试剂的保管制度、标定制度及工作制度。
第七条 省、市经济委员会的节能管理机构分别是省、市监测中心(站)的业务主管部门。
第八条 市监测中心(站)的设立,由其业务主管部门报告市人民政府审批,并经省经济委员会对其开展监测工作的条件审核认可后,方可开展监测工作。

第三章 监测程序和处理
第九条 监测中心(站)开展监测工作,应会同被监测单位的业务主管部门进行,并提前十五日联合向被监测单位发出《监测通知书》。被监测单位在接到《监测通知书》后,必须按要求做好准备工作,不得拒绝和阻挠。
第十条 监测中心(站)进行监测时, 必须严格按国家、部、省规定的能源技术规范和标准执行。
所执行的能源标准是国家标准局颁发的GB2586—81《热量单位称号与换算》、GB2587—81《热设备能量平衡原则》、GB2588—81《设备热效率计算通则》、GB2589—81《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3485—83《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G
B3486—83《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守则》以及我省依据上述标准制定的省级标准。
第十一条 监测完毕,被监测单位和监测人员应在监测记录上盖章和签名。
第十二条 监测中心(站)应在监测完毕后十五日内向被监测单位及其业务主管部门、同级节能管理机构提交监测报告。
监测报告应载明以下内容:监测项目、测试数据、分析结果、合格与不合格项目、处理意见
第十三条 经监测不合格的,由监测中心(站)向其发出《限期整改通知书》并确定复测日期。经复测仍不合格的,由监测中心(站)按《条例》和《办法》规定向被监测单位发出《处罚通知书》。
第十四条 对被监测单位所罚款项必须按有关规定上交当地财政(其中中央部属、省属单位被罚款项上交省财政)。被处罚单位的被罚款项不得列入成本(费用)。
第十五条 被监测单位对处罚不服的,可在接到《处罚通知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所在地市(或省)能源利用监测工作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涉及能源标准的争议,由省能源利用监测工作仲裁委员会仲裁;其余争议,由市能源利用监测工作仲裁委员会仲裁。
能源利用监测工作仲裁委员会由省(或市)经济委员会节能管理机构负责组织。
能源利用工作仲裁委员会应在接到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作出裁决。
第十六条 监测人员必须严格按本办法进行监测,不得营私舞弊。违者,由当地节能管理机构视其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警告、通报的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经省经济委员会批准,取消其监测资格。

第四章 附则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1989年2月10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驻外大使的任免名单(2001年第5期公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驻外大使的任免名单(2001年第5期公报)


2001年7月10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任免下列驻外大使:
一、免去潘祥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巴林国特命全权大使职务。
任命杨洪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巴林国特命全权大使。
二、免去崔永乾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驻中非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职务。
任命王四法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中非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
三、免去王成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古巴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职务。
任命王治权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古巴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
四、免去马书学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巴哈马国特命全权大使职务。
任命吴长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巴哈马国特命全权大使。




河南省共同使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办法

河南省人民政府


河南省人民政府令
第119号

  《河南省共同使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办法》已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12月1日起施行。

代省长:郭庚茂

二○○八年十一月十三日

河南省共同使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和规范共同使用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河南省消防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有两个以上产权人或者使用人共同使用,房屋建筑结构相连的建筑物(以下简称共用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共用建筑消防安全的监督管理,具体工作由其所属公安消防机构负责组织实施。

  共用建筑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认真履行相应管理职责。

  第四条 共用建筑经公安消防机构消防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五条 居民住宅区的物业服务企业或者管理单位应当履行消防安全职责,做好居民住宅区共用建筑的消防安全工作。

  对没有物业服务企业或者管理单位管理的居民住宅楼,当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和公安派出所应当对其居民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和指导。

  第六条 共用建筑作为娱乐场所、宾馆、饭店、写字楼、商场、集贸市场等经营使用(以下简称经营性共用建筑)的,应当建立有产权人和使用人参加的消防安全管理组织。

  消防安全管理组织应当履行下列职责:(一)制定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二)组织开展防火检查和防火巡查,制止影响消防安全的行为,及时消除火灾隐患。(三)统一管理消防设施、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消防车通道。确保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确保建筑物防火间距不被占用。(四)定期对消防设施进行检验、维修,保证消防设施和器材完好有效。(五)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定期组织消防演练。(六)其他涉及消防安全的管理事项。

  经营性共用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委托物业服务企业管理的,物业服务企业应当认真履行消防安全职责。

  第七条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公安派出所应当对经营性共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组织的组建加强指导。对自行组建有困难的,应当负责其组织建立工作。

  第八条 公安消防机构应当对共用建筑的消防安全进行监督检查。

  第九条 共用建筑的产权人或者使用人应当遵守消防规定,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支持和配合消防安全有关管理单位的工作。

  第十条 共用建筑安装的消防设施,设立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消防车通道应当统一管理。

  任何人不得损坏和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设施,擅自改动消防设施局部的安装位置,占用和堵塞疏散通道、安全出口、防火间距和消防车通道。

  第十一条 对共用建筑进行扩建、改建、内部装修,需要改变建筑消防设计的,应当报经公安消防机构批准。工程竣工后,应当经公安消防机构验收。

  第十二条 共用建筑室外安装的广告牌等不得影响房间的采光、排风、辅助疏散设施的使用,并应当采用不燃或者难燃材料制作。

  第十三条 经营性共用建筑投入使用后,产权人或者使用人需要改变其使用部分用途的,应当报经公安消防机构批准。

  第十四条 经营性共用建筑内设有住宿部分的,建筑物内不得生产、经营、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住宿部分应当设置独立的防火分区和疏散通道。

  第十五条 施工单位和使用单位在经营性共用建筑局部施工需要使用明火作业的,应当报经消防安全管理组织或者物业服务企业同意;施工时应当采取措施,将施工区与其他区域进行防火分隔,清除动火区域内的易燃、可燃物,配置消防器材,并安排专人监护,保证施工区及其他区域的消防安全。

  经营性共用建筑内设有公共娱乐场所的,在公共娱乐场所营业期间禁止动用明火施工。

  第十六条 经营性共用建筑消防设施维修费用由各产权人按照其所有的产权建筑面积占共用建筑总面积的比例承担。

  实行承包、租赁或者委托经营的,产权人和使用人对消防设施检验、维修、更新和改造费用的承担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第十七条 消防安全管理组织或者物业服务企业发现火灾隐患的,应当通知有关人员改正;拒不改正的,及时向所在地公安消防机构报告,公安消防机构应当依法查处。

  第十八条 公安消防机构对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共用建筑,应当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依法予以处罚,并撤销同意其使用或者开业的《消防安全检查意见书》。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2008年12月1日起施行。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