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电力工业部关于印发《输变电工程投产达标考核评定办法(试行)》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26 07:32:34  浏览:9780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电力工业部关于印发《输变电工程投产达标考核评定办法(试行)》的通知

电力工业部


电力工业部关于印发《输变电工程投产达标考核评定办法(试行)》的通知
电力工业部



为了提高输变电工程的建设质量和整体移交水平,促使工程投产后尽快实现安全、文明生产双达标,并确保工程长期安全运行,及时发挥投资效益,我部组织编制了《输变电工程投产达标考核评定办法(试行)》,现印发试行。请各单位在执行中认真总结经验,并将遇到的问题和意见
及时告部建设协调司。

输变电工程投产达标考核评定办法(试行)
一、总 则
1.为贯彻执行电力建设“控制造价,合理工期,达标投产”的整体要求,全面地提高我国输变电工程的建设质量和整体移交水平,在工程建设中,精心设计,精心组织,精心施工,坚持对工程质量从严要求,实行全过程控制,促使工程投产后能尽快实现安全、文明生产双达标,并确
保工程长期安全运行,及时发挥投资效益,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结合我国电力建设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2.本办法适用于220千伏及以上输变电工程投产达标的考核,220千伏以下电压等级的输变电工程可参照执行。
3.输变电工程投产达标的考评,必须以国家和电力部颁发的有关输变电工程建设的现行标准、规程及上级有关部门批准的其它文件、最终版设计图纸、资料等为依据,认真贯彻“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符合国情”的电力建设方针,严禁以达标为名更改设计、改变建设标准。
4.各电力集团公司、各省(市、自治区)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建设公司,应结合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贯彻执行本办法的实施细则。
二、达标必备条件
1.输变电工程已按设计要求完成施工,完成输变电工程的全部调试项目和交接验收、试运行并移交生产,满足国家、电力部有关输变电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以及有关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等规定的要求。
2.变电所工程在施工、调试以及试运行期间,各参建单位未发生人身死亡事故及群伤事故、重大设备事故及重大施工质量事故;输电线路工程在施工及试运行期间,各参建单位未发生重大人身伤亡事故、重大施工质量事故。
3.在达标考核期间,输变电工程未发生因设计、施工、调试、运行原因造成的人身死亡事故或其他重大事故。
4.未超过批准总概算。
5.未超过部颁“工期定额”。
6.各考评项目得分均在80分及以上。
三、考 评 项 目
1.变电所工程
1.1 安全管理及文明施工
1.2 设备管理及主要技术指标
1.3 施工质量、施工工艺及调整试验
1.4 工程档案管理
1.5 工程综合管理
2.输电线路工程
2.1 安全管理及文明施工
2.2 施工工艺、质量管理及技术指标
2.3 工程档案管理
2.4 工程综合管理
以上输变电工程各考评项目均采用综合评分办法,评分标准详见附表。
四、考 评 程 序
考评分预检、复检两次进行。其程序如下:
1.输变电工程在投产后由建设单位负责组织设计、施工、调试、运行等单位进行自查和预检。对具备达标条件的工程,在三个月达标考核期满后由建设单位向项目法人提出复检申请,由项目法人组织并主持复检。
2.输变电工程达标考核期为试运行移交生产后起三个月。
五、奖 励 办 法
凡通过达标复检的220千伏以上输变电工程,由部命名为“投产达标输(变)电工程”,颁发奖牌,并对参建单位分别颁发证书。
2.凡通过达标复检的220千伏输变电工程,由项目法人命名为“投产达标输(变)电工程”,颁发奖牌,并对该工程的参建单位分别颁发证书。
3.建设项目法人对获得投产达标称号的有关参建单位从工程节余的费用中提取奖金给予适当奖励,以体现优质优价。
4.电力部每年在部级电力行业报刊上公布达标输变电工程及有关单位的达标业绩。
5.凡获达标输变电工程称号的有关建设、设计、施工、调试、运行、监理等单位,可在其业绩中载入相关内容。
6.电力部可视情况对已命名的达标输变电工程进行抽查,一旦发现有弄虚作假、隐瞒达标必备条件之一者,将取消命名,收回奖牌和证书,并对有关单位予以通报批评。
六、附 则
1.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2.本办法由电力部建设协调司负责解释。
附加说明:
本办法审编部门:电力部建设协调司
本办法主编单位:浙江省电力工业局
本办法起草单位:浙江省超高压输变电建设公司
(一)变电工程投产达标考评项目及评分规定
--------------------------------------------------------------
|序 号| 考 核 指 标 | 评 分 规 定 |标准分|备 注|
|---|--------------------------|---------------------|---|---|
|一、 |安全管理及文明施工 | |100| |
|---|--------------------------|---------------------|---|---|
|1. |事故考核 | | | |
|---|--------------------------|---------------------|---|---|
| | |每重伤一人次扣5分,每轻伤一人次 | | |
|1.1|施工和达标考核期间不发生人身重伤事故和轻伤事故 | | | |
| | |扣0.5分 | | |
|---|--------------------------|---------------------|---|---|
|1.2|施工期间不发生一般设备事故和机械事故、火灾事故 |每发生一次扣3分 | | |
|---|--------------------------|---------------------|---|---|
| | |每发生一次一般事故扣1分,每发生一次一类 | | |
|1.3|达标考核期内不发生一般事故和一类障碍 | | | |
| | |障碍扣0.2分 | | |
|---|--------------------------|---------------------|---|---|
|2. |安全管理及措施 | | | |
|---|--------------------------|---------------------|---|---|

| |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安全监察机构健| | | |
|2.1| |机构不健全扣2分,责任制不落实扣1分 | | |
| |全,安全第一责任人到位,安全责任制落实 | | | |
|---|--------------------------|---------------------|---|---|
|2.2|施工组织设计应制定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无计划扣1分,计划不完善扣0.5分 | | |
|---|--------------------------|---------------------|---|---|
| | |无消防规章制度扣1分,无防火责 | | |
|2.3|消防组织健全,严格执行消防规章制度和防火责任制 | | | |
| | |任制扣1分 | | |
|---|--------------------------|---------------------|---|---|
| |每项工程建设期内至少进行二次安全大检查,进行一次安 |少进行一次安全大检查扣2分,无整改措施扣 | | |
|2.4|全分析,对查出的问题要有整改措施,检查和整改记录齐 |1分,整改措施不落实扣0.5分,记录不全扣| | |
| |全 |0.5分 | | |
|---|--------------------------|---------------------|---|---|
| | |发生一次误操作事故扣5分,防误措施和装置 | | |
|2.5|防止误操作的措施和装置符合规程要求,消灭误操作事故 | | | |
| |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

续表
--------------------------------------------------------------
| 序号 | 考 核 指 标 | 评 分 规 定 |标准分|备 注|
|----|--------------------------|--------------------|---|---|
| | |重要防火部位消防设施一处不符合要求扣3 | | |
|2.6 |消防设施齐全、可靠、有效、符合设计要求 | | | |
| | |分,其它部位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
| |安全工器具齐全,符合安全规程;选用经鉴定合格的产品 | | | |
|2.7 |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 |并进行定期检查和试验 | | | |
|----|--------------------------|--------------------|---|---|
| |各处各类遮栏、护栏、爬梯应按设计要求制作,并安装牢 | | | |
|2.8 |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 |固,符合安全规程 | | | |
|----|--------------------------|--------------------|---|---|
|2.9 |各类沟道盖板完好齐全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0.5分 | | |
|----|--------------------------|--------------------|---|---|

| |工作场所的所内照明以及事故照明符合设计要求,安全 |事故照明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所内照明一| | |
|2.10| | | | |
| |可靠 |处不符合扣0.2分 | | |
|----|--------------------------|--------------------|---|---|
|2.11|设备命名、编号、挂牌、标识齐全正确、醒目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0.5分 | | |
|----|--------------------------|--------------------|---|---|
|3. |文明生产 | | | |
|----|--------------------------|--------------------|---|---|
| |施工期间原材料、施工用器材、设备堆放整齐,布局合理,| | | |
|3.1 |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 |施工临时用电架设安全、可靠,布局合理 | | | |
|----|--------------------------|--------------------|---|---|
|3.2 |投运后所内投产区无施工遗留物 |不符合要求扣2分 | | |
|----|--------------------------|--------------------|---|---|
| |所内清洁整齐,无卫生死角、无杂物、无乱堆放材料;设备| | | |
|3.3 |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0.5分 | | |
| |见本色 | | | |
--------------------------------------------------------------

续表
---------------------------------------------------------------
|序 号| 考 核 指 标 | 评 分 规 定 |标准分|备 注|
|---|---------------------------|---------------------|---|---|
|3.4|所区整齐布置合理、协调 |差者扣1分,较差者扣0.5分 | | |
|---|---------------------------|---------------------|---|---|
| |所纪严明,管理规范,运行员工衣着整齐、生产办公室、值 | | | |
|3.5| |一处不合格扣0.2分 | | |
| |班岗位规范,工具、资料摆放整齐 | | | |
|---|---------------------------|---------------------|---|---|
|二、 |设备管理及主要技术指标 | |100| |
|---|---------------------------|---------------------|---|---|
|1. |设备监造、运输、商检、开箱检查、保管有台帐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0.5分 | | |
|---|---------------------------|---------------------|---|---|
| |备品备件、专用工具保管、使用得当,按双方协商的数量 | | | |
|2. | |不符合要求扣0.5分 | | |
| |移交 | | | |
|---|---------------------------|---------------------|---|---|

| | |主要技术指标必须满足要求,非主要技术指标 | | |
|3. |主变技术指标达到国标或合同要求 | | | |
| | |不满足要求每项扣0.5分 | | |
|---|---------------------------|---------------------|---|---|
| |断路器、互感器、避雷器、隔离开关、电抗器、电容器等技术|主要技术指标必须满足要求,非主要技术指标 | | |
|4. | | | | |
| |指标达到国标或合同要求 |不满足要求每项扣0.1分 | | |
|---|---------------------------|---------------------|---|---|
|5. |设备安装及调试 | | | |
|---|---------------------------|---------------------|---|---|
| | |主变缺陷每遗留一项扣0.5分,其他设备每遗| | |
|5.1|设备消缺完成率100% | | | |
| | |留一项扣0.2分 | | |
|---|---------------------------|---------------------|---|---|
| | |不正确动作一次扣2分, | | |
|5.2|保护及自动装置投入率100%,且动作正确 | | | |
| | |投入率每降低1%扣0.5分 | | |
---------------------------------------------------------------

续表
-------------------------------------------------------------
|序 号| 考 核 指 标 | 评 分 规 定 |标准分|备 注|
|---|--------------------------|--------------------|---|---|
|5.3|远动装置投入率100% |远动装置信息正确,一处不正确扣1分 | | |
|---|--------------------------|--------------------|---|---|
|5.4|监测仪表投入率100%,且指示正确 |少投一块扣1分 | | |
|---|--------------------------|--------------------|---|---|
|5.5|接地装置符合设计要求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
|5.6|通信装置投入率100%,且技术指标完好 |通信技术指标一项不完好扣0.5分 | | |
|---|--------------------------|--------------------|---|---|
|5.7|全所电能平衡误差符合设计要求 |每超过±1%扣0.5分 | | |
|---|--------------------------|--------------------|---|---|
|5.8|直流系统达到设计要求,设备完好 |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
|5.9|无功补偿装置完好率100% |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

|三、 |施工质量、施工工艺及调整试验 | |100| |
|---|--------------------------|--------------------|---|---|
|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与施工工艺 | | | |
|---|--------------------------|--------------------|---|---|
| |建筑工程施工必须使用有出厂合格证明或经检验合格的 | | | |
|1.1| |未能提供合格证明的每项扣0.5分 | | |
| |原材料和装置性材料 | | | |
|---|--------------------------|--------------------|---|---|
| | |出现一处渗水扣2分,出现一处漏水扣5分,| | |
|1.2|建筑物无漏水、渗水、墙面、楼面、地面平整美观 | | | |
| | |一处不平整扣0.2分 | | |
|---|--------------------------|--------------------|---|---|
|1.3|基础和构支架轴线准确,保证安装偏差在允许范围内 |一处不合格扣0.5分 | | |
|---|--------------------------|--------------------|---|---|
| |所区道路平整美观,无脱皮、起砂现象,道牙完整、无破损| | | |
|1.4|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0.5分 | | |
| |现象,碎石铺设达到要求 | | | |
-------------------------------------------------------------

续表
--------------------------------------------------------------
|序 号| 考 核 指 标 | 评 分 规 定 |标准分|备 注|
|---|--------------------------|---------------------|---|---|
|1.5|构架及设备支架基础表面平整美观 |一处不符合扣0.1分 | | |
|---|--------------------------|---------------------|---|---|
|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按规定留有试块,强度必须符合设计 |少做一组试块扣1分,每组不合格试块扣1.5| | |
|1.6| | | | |
| |要求 |分 | | |
|---|--------------------------|---------------------|---|---|
|1.7|所区排水通畅无积水,所外排水满足国家有关排放标准 |一处不符合扣0.2分 | | |
|---|--------------------------|---------------------|---|---|
|2. |电气安装施工质量与施工工艺 | | | |

|---|--------------------------|---------------------|---|---|
| |电气安装工程施工必须使用有出厂合格证明或经检验合 | | | |
|2.1| |未能提供合格证明的每项扣0.5分 | | |
| |格的原材料和装置性材料 | | | |
|---|--------------------------|---------------------|---|---|
| |设备安装符合规程要求,动作正确、可靠,接触良好,指示| | | |
| |正确,电气、机械闭锁可靠,安装误差在允许范围之内,所| | | |
|2.2|有密封件要求密封良好,母线弛度符合设计要求,瓷件无 |一项不符合扣0.5分 | | |
| |损坏、裂纹 | | | |
|---|--------------------------|---------------------|---|---|
| |电缆排放整齐美观,固定牢固,标志齐全清晰,防火封堵良| | | |
|2.3|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0.5分 | | |
| |好,电缆沟内无积水,无杂物 | | | |
|---|--------------------------|---------------------|---|---|
| |盘柜安装排列整齐,固定牢固,柜内接线整齐美观,标志清|工艺差扣1分, | | |
|2.4| | | | |
| |晰齐全 |标志一处不合格扣0.2分 | | |
--------------------------------------------------------------

续表
----------------------------------------------------------------
|序 号| 考 核 指 标 | 评 分 规 定 |标准分|备 注|
|---|---------------------------|----------------------|---|---|
| | |一处泄漏超标扣0.5分,一处渗点扣0.5分,| | |
|2.5|充油设备无渗漏,充气设备泄漏不超标 | | | |
| | |一处漏点扣1分 | | |
|---|---------------------------|----------------------|---|---|
|2.6|室内外构架、设备端子箱、金属部分无锈蚀 |每处锈蚀扣0.1分 | | |
|---|---------------------------|----------------------|---|---|
|2.7|设备油漆无脱落、皱纹、流痕、缺陷等,色调要一致 |一处不合格扣0.1分 | | |
|---|---------------------------|----------------------|---|---|
|3. |调整试验 | | | |
|---|---------------------------|----------------------|---|---|
| |所有设备的各项试验按有关交接验收标准或合同进行 | | | |
|3.1| |每缺一项扣2分 | | |
| |完毕 | | | |

|---|---------------------------|----------------------|---|---|
| |有关启动调试规程和启动验收委员会批准的启动调试方 | | | |
|3.2| |每缺一项扣2分 | | |
| |案的调试项目均已完成 | | | |
|---|---------------------------|----------------------|---|---|
|3.3|所有试验和调试均出具试验报告且真实、准确、条理清楚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
|四、 |工程档案管理 | |100| |
|---|---------------------------|----------------------|---|---|
| |工程建设依据性文件及资料: |(1)征地文件、重要合同、协议不全,不以正本| | |
| |(1)计划任务书和审批文件。 |存档,每缺一项扣0.5分,三项以上扣2分。 | | |
| |(2)所址的审批文件(征地审批与政策处理协议、合同)。|(2)依据性文件、重要会议文件、纪要等不全,| | |
| |(3)工程初步设计及初步设计审查意见。 |每缺一项扣0.3分。 | | |
|1. |(4)工程基建年度投资计划。 |(3)重要文件为复印件每项扣0.2分 | | |
| |(5)与设计、施工、设备等单位签订的合同、协议。 | | | |
| |(6)工程建设招、投标及租赁文件。 | | | |
| |(7)重要会议纪要、材料 | | | |
----------------------------------------------------------------

续表
-------------------------------------------------------------
|序号| 考 核 指 标 | 评 分 规 定 |标准分|备 注|
|--|--------------------------|---------------------|---|---|
| |工程设计文件: | | | |
|2.|(1)初步设计文件及工程概算。 |每缺一项扣1分 | | |
| |(2)施工图设计及工程预算 | | | |
|--|--------------------------|---------------------|---|---|
| |工程施工、安装及调试的文件资料: |(1)施工、安装记录与中间签证不全扣0.5| | |
| |(1)工程施工、监理等招标、决标、协议、合同等。 |分,每缺一项扣1分。 | | |
| |(2)工程开工报告。 |(2)缺陷处理,质量事故记录不全,每缺一项| | |
| |(3)施工组织设计。 |扣0.5分 | | |
| |(4)施工技术交底及施工协调会议记录,建筑、安装原始| | | |
| |记录。 | | | |
| |(5)工程施工质量文件(原材料和器材出厂质量合格证明| | | |
|3.|和试验记录,各阶段质量检查验收评定文件,不合格品处 | | | |
| |理报告)。 | | | |
| |(6)隐蔽工程记录及签证书。 | | | |
| |(7)工程质量监督、建设监理文件、纪要。 | | | |
| |(8)施工中质量事故报告和事故所造成的永久性设备缺 | | | |
| |陷记录。 | | | |
| |(9)变电所调试方案及试验报告。 | | | |
| |(10)变电所所址征地、拆迁等补偿文件、协议合同等 | | | |
-------------------------------------------------------------

续表
-----------------------------------------------------------------
|序号| 考 核 指 标 | 评 分 规 定 |标准分|备 注|
|--|----------------------------|-----------------------|---|---|
| |设备文件: |(1)引进设备合同及合同附件等涉外文件不 | | |
| |(1)进口设备、引进技术工程评估文件。 |齐全,每项扣0.5分。 | | |
| |(2)设备商检、索赔文件。 |(2)消缺记录不全,每项扣0.5分 | | |
|4.|(3)设备开箱资料、装箱单、质保书、合格证、设备说明书、| | | |
| |图纸、出厂试验报告、维护手册、计算书、备品备件等技术 | | | |
| |文件。 | | | |
| |(4)设备缺陷处理记录 | | | |
|--|----------------------------|-----------------------|---|---|
| |工程竣工、系统试运行文件: |(1)文件资料不完整,不准确,每处扣0.2分。| | |
| |(1)系统调试方案、措施及报告(含保护调试等)。 |(2)记录资料不齐全,不准确,每缺一项扣1分。| | |
| |(2)竣工移交证书。 | | | |
| |(3)未完工程及需改进工程清单(应明确设计、施工单位 | | | |
|5.|和完成期限)。 | | | |
| |(4)工程竣工报告。 | | | |
| |(5)经修改并加盖竣工章的竣工图。 | | | |
| |(6)竣工交接证书、竣工验收报告。 | | | |
| |(7)全部设计变更联系单 | | | |
-----------------------------------------------------------------

续表
--------------------------------------------------------------
|序 号| 考 核 指 标 | 评 分 规 定 |标准分|备 注|
|---|---------------------------|--------------------|---|---|
| |变电所运行管理资料: |资料不全、不准确、不规范,每项扣0.5分| | |
| |(1)各类运行操作规程,事故处理规程,管理制度,措施等| | | |
| |记录。 | | | |
|6. |(2)工作票及各种运行台帐。 | | | |
| |(3)达标考核期运行记录。 | | | |
| |(4)达标考核期间事故分析报告及处理结论意见 | | | |
|---|---------------------------|--------------------|---|---|
|五、 |工程综合管理 | |100| |
|---|---------------------------|--------------------|---|---|
|1. |控制工程造价 | | | |
|---|---------------------------|--------------------|---|---|
| |工程设计、施工、调试、监理、主要设备与器材的采购推行 | | | |
|1.1| |每项不实行扣0.5分 | | |

| |招、投标制。 | | | |
|---|---------------------------|--------------------|---|---|
| | | | | |
|1.2|不得擅自扩大进口设备范围 |不经原审批单位批准扩大进口范围扣3分 | | |
| | | | | |
|---|---------------------------|--------------------|---|---|
| | | | | |
|1.3|应按现行设计规程、标准及设计审批文件进行施工图设计 |不按规定扣2分 | | |
| | | | | |
|---|---------------------------|--------------------|---|---|
|1.4|未经批准不得进行重大设计变更 |重大设计变更未经批准扣2分 | | |
|---|---------------------------|--------------------|---|---|
|2. |确保合理工期 | | | |
|---|---------------------------|--------------------|---|---|
| | |未编制计划扣2分, | | |
|2.1|应编制工程建设计划并定期滚动修正 | | | |
| | |未定期滚动扣0.5分 | | |
--------------------------------------------------------------

续表
-------------------------------------------------------------
|序 号| 考 核 指 标 | 评 分 规 定 |标准分|备 注|
|---|--------------------------|--------------------|---|---|
|2.2|完成国家下达的基本建设年度计划 |完不成计划扣2分 | | |
|---|--------------------------|--------------------|---|---|
| |设计图纸应完整,图纸交付要及时,满足工期需求,设计工| | | |
|2.3| |不符合每项扣1分 | | |
| |作服务周到 | | | |
|---|--------------------------|--------------------|---|---|
|3. |按部颁质监大纲要求开展质监工作 |质监工作不按规定开展扣2分 | | |

|---|--------------------------|--------------------|---|---|
|4. |从设计到施工、调试,推行监理制 |不实行监理扣2分 | | |
|---|--------------------------|--------------------|---|---|
|5. |运行准备 | | | |
|---|--------------------------|--------------------|---|---|
| |运行单位职责明确,运行人员配置齐全,经岗位培训,安全| | | |
|5.1| |未经培训或考试不合格者上岗扣0.1分/人| | |
| |专业知识考试合格后上岗 | | | |
|---|--------------------------|--------------------|---|---|
| |建立备品备件和生产用工器具入库台账,仓库应清洁,物 | | | |
|5.2| |一项不合格扣1分 | | |
| |品放置整齐有序(具有烘烤、消防、排湿设备) | | | |
|---|--------------------------|--------------------|---|---|
| |生活必备设施齐全: | | | |
|5.3|(1)水源可靠,生活饮水满足饮用水标准。 |设施不齐扣0.2分 | | |
| |(2)所内人员饮食的必备设施齐全。 | | | |
| |(3)所内值班人员休息场所备有必要的生活设施 | | | |
-------------------------------------------------------------
(二)输电工程投产达标考评指标及评分标准
------------------------------------------------------------
|序 号| 考 核 指 标 | 评 分 规 定 |标准分| 备 注 |
|---|-------------------------|---------------|---|--------|
|一、 |安全管理及文明施工 | |100| |
|---|-------------------------|---------------|---|--------|
|1. |事故考核 | | | |
|---|-------------------------|---------------|---|--------|
| | | | |一百公里以下线路|
|1.1|施工期间不发生人身死亡事故及重伤事故 |死亡1人扣8分,重伤1人扣2分| | |
| | | | |加倍扣分 |
|---|-------------------------|---------------|---|--------|
|1.2|不发生一般机械设备事故及火灾事故 |发生1次扣3分 | | |
|---|-------------------------|---------------|---|--------|
|2. |安全管理及措施 | | | |
|---|-------------------------|---------------|---|--------|
| |安全制度健全,执行严格,施工作业符合规程和安全施工|制度不健全扣2分,执行规程、规| | |
|2.1| | | | |

| |管理规定 |定不严扣1分 | | |
|---|-------------------------|---------------|---|--------|
| | | | | |
|2.2|安全管理网络健全,配有专职安全员,行政正职到岗到位|责任不健全扣1分 | | |
| | | | | |
|---|-------------------------|---------------|---|--------|
| |安全工器具齐全,符合安全规程要求,选用经鉴定合格的| | | |
|2.3|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 |产品,并定期检查或检验 | | | |
|---|-------------------------|---------------|---|--------|
| | | | | |
|2.4|工程建设期内至少组织二次安全检查,并有纪要或记录 |缺一次记录、纪要扣2分 | | |
| | | | | |
|---|-------------------------|---------------|---|--------|
| | |保管不妥扣1分,无人看护、无记| | |
|2.5|对易燃易爆物品妥善保管,专人看护并有记录 | | | |
| | |录扣2分 | | |
------------------------------------------------------------

续表
-------------------------------------------------------------
| 序号 | 考 核 指 标 | 评 分 规 定 |标准分| 备 注 |
|----|---------------------------|----------------|---|-----|
|2.6 |对安全防护用品按规定定期检查和试验并有记录 |缺少一项试验、记录扣1分 | | |
|----|---------------------------|----------------|---|-----|
|2.7 |对施工机械应按规定保养,机械运转正常并有记录 |不按期保养扣1分 | | |
|----|---------------------------|----------------|---|-----|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印发《关于加强技术创新深化环境科技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文件

环发[2000]69号




关于印发《关于加强技术创新深化环境科技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各直属单位,各派出机构,各双重领导科研单位,各工程技术中心: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中发[1999]14号)和全国技术创新大会精神,总局于2000年1月13日至16日在杭州召开了贯彻全国技术创新大会精神深化环境科技体制改革工作座谈会。会议对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的《关于加强技术创新深化环境科技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进行了讨论和修改。总局原则同意这个《意见》。现将《意见》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环境科技体制改革的实际情况研究贯彻。
  附件:关于加强技术创新深化环境科技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

二○○○年三月二十一日



抄送:科学技术部

附件:

  关于加强技术创新深化环境科技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

  (2000年3月)

  1999年8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中发[1999]14号,以下简称《决定》)。为贯彻《决定》精神,中央又召开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各部委领导参加的全国技术创新大会。现就贯彻《决定》及全国技术创新大会精神,深化环境科技体制改革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认真学习《决定》,充分认识全国技术创新大会的重要意义

  1、学习和贯彻《决定》是当前环保科技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必须认真学习《决定》和中央领导同志在全国技术创新大会上的讲话。要深刻领会中央确立的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这个主题,既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深层次问题,进一步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紧迫要求,也是应对国际竞争,确保中华民族在新世纪立于不败之地的战略选择;既是全面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突破口,也是解决当前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的关键措施之一;还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科技工作的中心任务。对于环境保护而言,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同样是跨世纪环保事业发展的关键突破口。

  2、环境科技体制改革的方向更加明确。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是全国技术创新大会的重点内容。《决定》提出了社会公益型科研机构改革的总体思路。即:“现有社会公益型科研机构要实行分类改革:对于有面向市场能力的科研机构,要转为科技型企业、整体或部分进入企业,或转为企业性的中介服务机构;对于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无法得到相应经济回报的科研机构,在调整结构、分流人员的基础上,按非营利性机构的机制运行和管理,政府主要通过扶持政策、竞争择优方式提供科研项目和基地建设经费”。《决定》为环保系统下一步科技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为发展环境科技,解决环境科技体制问题提供了办法和措施。

  二、环保系统科研院所体制改革形势及面临的问题

  3、第三次全国环保系统科技工作会议以来,环保系统的科研单位认真贯彻国家环境保护局《关于环境科学技术和环保产业若干问题的决定》(环科[1997]209号),坚持“两个面向”,即环境科技面向环境监督管理,面向污染治理与改善生态环境,为改善环境质量提供了技术支持,适应市场的能力有所加强。1998年,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九五”期间科学技术体制改革规划》(环发[1998]106号)中,提出了在“九五”期间初步建立适应环保事业发展和符合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科技体系,即建立以总局重点实验室为依托的科研体系;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环境工程设计与技术开发体系;建立社会化的环境科技咨询服务体系。

  通过几年来的努力,已批准建设4个部级重点实验室和5个工程技术中心,直属和地方环境科研机构中三个体系的建设已初见成效,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打下了基础。

  4、目前环境科研院所在总体布局、知识结构、人员素质、装备、院所管理等方面还不能完全适应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的要求,阻碍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关键问题尚未完全解决。主要表现为:现行的科研院所运行机制不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没有完全形成有利于科研成果转化的机制;仍然有一部分环境科研机构游离于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之外,有一定面向市场能力的研究院所“小富即安”的思想较为浓厚,科研和产业化搞不大,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环境科技与“两个面向”脱节的问题;总局直属科研院所中部分机构或专业重复设置,科技力量分散,资源配置不尽合理,未能形成合力;地方环境科研机构中独立的院所过多,机构设置重叠。除部分省级和重点城市环境科研院所有一定实力外,相当一部分院所力量较弱,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较少,科技创新能力差;科技队伍中骨干力量老化,缺乏优秀的跨世纪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工程技术专家和科技经营人才。

  这些问题,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实践已证明,率先改革,积极从事环保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或为政府的环境管理提供全面技术支持的院所,才能赢得主动和发展。反之,将无法在竞争和改革中生存。

  三、明确定位,全面推进环境科研院所改革

  5、明确任务。目前我国面临的环境形势十分严峻,总体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仍在继续,一些新的环境问题接踵而来。解决这些问题,要靠发展环境科学和技术。在新世纪到来之际,各级政府迫切需要一支科研队伍,针对已面临和即将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开展全面、系统的研究,为政府的重大社会和经济发展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政府实施有效的环境监督管理和遏止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提供控制目标、政策、法规、标准、控制措施和技术等全面的支持。因此,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环保事业的发展都需要一支精干、高效和高水平的环境科研队伍,其主要任务是承担并开展关系国家环境安全、社会经济发展中重大环境问题的科技活动;承担并开展研究解决重大环境问题的科技活动,为防止和解决新的环境问题进行科学研究;承担并开展保证政府环境监督执法的科技活动;承担有效监测、监督国家大气、水、生态、核环境状况以及履行国际环境公约的科技活动。其功能主要是向政府和社会提供公共科技服务,满足政府对环境科技的需求。

  6、明确定位。按照科技部统一要求,各地环保部门要按照《决定》中关于社会公益类研究单位分类指导的原则,对所属研究机构明确定位,尽快形成改革方案并启动实施。

  环境科学研究是社会公益性研究,环境科研机构总体上讲是社会公益型科研机构。但由于不同层次环境科研机构的服务对象不同、基础不同以及面向市场的能力不同,其定位有所不同。对具有较强环保技术开发与工程能力,或在发展环保产业方面具有一定基础的科研机构,要鼓励其集中力量,提高水平,转制为科技型企业;对主要从事环评等科技咨询服务的科研机构,要转制为环境科技服务与中介机构,直接面向市场;对主要承担为政府实施有效环境管理研究的科研机构,由于其研究成果是为政府实施有效管理服务,为社会和公众服务,研究成果不能在市场上转化,科研单位无法从市场得到相应的经济回报,应作为公益性、非营利性研究机构运行和管理。

  四、建立国家环境科技创新体系

  7、按照全国技术创新大会精神,以及总局关于建立一支高水平、有特点的国家级环境科技队伍的要求,结合我国未来环境科技需求和科技队伍现状,进一步深化环境科技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为:

  总局直属科研机构对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部门有重要的技术支持作用,直属科研机构的体制改革要通过重组、改造、整合,在调整结构、分流人员的基础上,按公益性、非营利性机构的机制运行和管理。省及重点城市级环境科研力量较强的科研机构,也可按此原则运作。

  大部分以环境技术开发和工程为主的应用型环境科研机构,包括部分省级和重点城市环境科研院所要转制为科技型企业。确定为非营利性科研机构中的工程技术部分也要按上述原则分流。

  地市级环境科研机构除少数科研力量较强外,多数以环境评价、测试服务、科技咨询等为主的院所,包括确定为非营利性科研机构中从事环境科技咨询业务的部分,原则上要转制为企业性质的环保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站所合一”的地市级环境科研机构应以监测业务为主。能否作为非营利科研机构取决于自身特点和当地环保工作需求。

  8、在环境科研机构转制的同时,建立国家环境科技创新体系。环境科技创新体系由环境知识创新体系、环境技术创新体系和环境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组成。

  环境知识创新体系由少数经过转制后确定的直属非营利性科研机构,优化重组的各类研究中心和总局重点实验室,按地域环境特色建立的大区性质的科研院所组成。拟建成一支人数少、水平高、真正能为总局提供有力科技支持的研究队伍。

  环境技术创新体系由总局环境工程技术中心和环保高技术产业孵化器组成。总局环境工程技术中心从全部或部分转制为科技型企业的环境科研机构中择优建立;高技术环保产业孵化器拟从环保高科技企业、高技术园区中择优产生。环境科技创新体系将研究开发污染控制与生态保护的高新技术、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通过与企业的紧密结合,

  迅速将相关技术成果转化为商品和产业化,直接为改善环境质量服务。在目前环保企业创新能力较低情况下,环境技术创新体系的建立至关重要。

  相当一批现有环境科研机构将通过转制、重组、分流的方式,组建成企业性的环境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环境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是今后要大力加强的环节。在现有的环评、信息咨询等工作的基础上,向清洁生产审计、ISO14000咨询或认证、有机食品认证、环境标志产品认证、环境工程评估、技术评价、风险评价等方面延伸和扩展,使其真正成为科技成果推广与市场化之间的桥梁,为环保系统监督执法提供技术服务。

  9、国家环境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要打破部门、地方所有制,无论是总局直属科研机构,还是地方或中科院、教育系统以及其他部门所属的环境科研机构,只要有突出特点、水平高、力量强,符合总局环境知识创新体系规划和条件,均可申报建立总局重点实验室或研究中心,进入环境知识创新体系;凡符合总局环境技术创新体系规划和条件的,可申报建立部级工程技术中心,进入环境技术创新体系。鼓励部门、地方有实力、有创新能力的环境科研机构、科技型企业进入环境技术创新体系。

  五、加强对环境科技体制改革的领导,营造适宜改革的环境

  10、总局直属科研机构的改革应根据科技资源优化、统一配置的原则制定方案,并按照批准的方案实施。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已确定为科技部改革试点,要认真制定试点方案,先行一步,取得经验。其他院所也要按照《决定》的精神和总局要求,做好改革方案并争取尽早实施。

  11、地方省级和重点城市环境科研机构的改革应按照地方科技管理部门的统一部署进行,地方环境保护部门要积极配合。环境保护部门对所属科研机构的改革,要加强领导,明确定位,根据环保工作对科技队伍的要求,向地方科技部门反映情况、需求和建议,做好应做的工作。同时,要支持所属科研机构进入总量控制、“双达标”等环保主战场中去创新创业。

  12、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要做好“十五”环境科技计划制定工作,争取更多的项目和经费支持,为环境科研院所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的环境,力求在科技创新方面有新的突破。“十五”是全面贯彻《决定》的关键时期,在制定“十五”环境科技发展计划中,要落实《决定》的精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局都要争取将本地“十五”环境科技发展计划列入本局“十五”计划和地方“十五”科技计划。总局将从地方“十五”环境科技发展计划中择优列入国家“十五”环境科技发展计划,并向科技部门推荐。

  在“十五”环境科技计划中,要突出国家环境目标和本地主要环境目标,找准阻碍国家和本地环保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从中提炼出重大科技需求。要突出为加强环境监督执法服务,在环保工作中发展和运用高技术,实现产业化的重点,明确重大领域和重大项目,力争在关键的领域和解决重大环境问题方面取得突破,带动环保工作上一个新台阶,实现跨越式发展。

  13、加快创新人才培养。环境科研院所的转制与进一步发展,迫切需要大批有创新思维和创业才干的科技人才,需要大批能在激烈市场竞争中领导创新和创业的科技型企业家。要制定并采取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培养和吸引优秀科技人员和科技企业家进入环境科技创新系统。同时,要用足用好国家和地方已出台的一系列院所改革、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政策、科技人员管理政策及改革的配套政策等,千方百计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把他们的巨大潜能释放出来,让知识和成果尽快转变为法律、法规、政策、措施等,转化为资本和财富,要让做出重要贡献的科技人员富裕起来,以激励他们为环保事业创造更多的成果和财富。

  14、广开渠道,解决科技投入偏低问题。环保部门在“十五”计划中要努力争取科技等有关部门的支持,切实增加科技投入,这是政府推动环境科技发展的重要职责。要筹集环境科技资金,支持环境科技创新。同时,必须广开渠道,充分利用社会、企业、外资的投入。环保部门也要利用环境政策,引导和支持企业对科技投入,为环境科技体制改革创造宽松的环境。



教育部关于做好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

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做好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


2002-01-18

教学〔2002〕4号


  根据近年来我国高校招生考试改革和招生管理的实际情况,在历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我部制定了《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在贯彻执行中,要注意做好以下工作:

  一、认真贯彻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继续按照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原则,在已经试点的各项改革的基础上,总结经验,进一步推进高考制度改革。

  二、坚持依法治招。依法治招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依法治教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高等学校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要按照依法治招的要求对已有的规章和办法重新修订。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要切实做到公正、公平,招生条件、录取程序和规则等必须事先在招生章程中公布,做到公开、透明。录取过程中不得随意更改在招生章程中对考生和社会的各项承诺。在录取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和多种形式处理好考生报考志愿与考试分数的关系,保证录取工作的顺利进行。要进一步建立和健全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监督制度和公示制度,录取的各类学生都要进行公示,自觉接受纪检监察和社会舆论的监督,杜绝招生考试中徇私舞弊等行为的发生。

  三、高等学校应根据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国家核定的年度招生规模内,根据国家建设对各类人才的客观需求、国家的招生政策和生源情况等,做好招生专业结构、层次结构、区域结构的调整,自主、科学地安排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分专业招生计划,在招生录取过程中认真负责地完成招生计划。

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

  为做好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保证高等学校选拔符合培养要求的新生,制定本规定。
  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应贯彻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德智体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入学考核形式以文化考试为主的原则。

一 报名

  1、 符合下列条件的中国公民,具备报名资格: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
  (3)身体健康。

  2、在中国定居的外国侨民符合上述条件,持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机关填发的“外侨居留证”,可在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委员会(以下简称省级招生委员会)指定的地点报名。

  3、下列人员不得报名:

  (1)国家承认学历的高等学校的在校生;
  (2)应届毕业生之外的高级中等教育学校的在校生;
  (3)因触犯刑律而被追诉或正在服刑者;
  (4)被高等学校开除学籍或勒令退学不满一年者(从被处分之日起,到报名开始之日止)。

  4、报名时间、地点和报名办法

  报名时间和办法由各省级招生委员会确定。
  考生在其常住户口所在地报名,一般不办理借考手续。
  有条件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积极开展社会化报名试点工作。
  因公长期在外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作人员或其随身子女,确需在当地借考的,由考生或其父母工作单位向工作单位所在地及户口所在的省级招生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提出申请并经同意后,可在常住户口以外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办理借考手续,参加考试。考生答卷的评阅及录取事宜由常住户口所在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处理。

  5、考生志愿的填报

  各省级招生委员会根据本地区录取工作需要,规定考生填报志愿的时间和办法。考生志愿表(卡)应按照有利于充分反映考生报考意愿、有利于投档工作、有利于高等学校录取时专业调剂的原则设计。
  考生应在全面了解有关高等学校情况和招生方案以及所在地省级招生委员会公布的招生规定后,认真填写本人的报考登记表和报考学校、专业志愿表(卡)等,并对其真实性、准确性负责。因考生本人填报失误造成的后果,由考生本人负责;各报名点要加强对考生填表(卡)的指导,并认真校验和确认考生填涂的内容。

二 考生电子档案

  6、考生电子档案须与原始(纸介质)档案相关部分内容一致。考生电子档案是高等学校网上录取新生的依据。

  7、各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要求和颁发的招生信息标准制定考生信息采集办法,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信息采集内容应适应高等学校录取时对考生综合评价的要求。

  8、电子档案包括考生报名信息、体检信息、志愿信息和成绩信息等四部分。考生报考登记表、体检表、报考学校、专业志愿表(卡)及考生各科应试成绩是考生电子档案的主要数据源。

  9、各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对采集的考生有关信息要进行汇总、整理、校验、确认,并按规定的格式建立考生档案库,确保考生相关信息完整、准确。

三 招生章程

  10、招生章程是高等学校和有关招生机构向社会公布招生方案和录取规则等招生信息的主要形式,内容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的有关规定。

  11、招生章程主要内容包括高等学校全称、校址(分校、校区等须注明)、层次(本科或专科)、办学性质(如是否民办)、在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分专业招生人数、外语语种要求、男女比例、身体健康状况要求、录取规则(如有无相关科目成绩或加试要求、接收非第一志愿考生的分数级差、对加分或降分投档考生的处理、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办法)、收费标准等。

  12、高等学校应将本校的招生章程在规定的时间内寄送有关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将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的高等学校招生章程汇总,向社会公布。

四 思想政治品德考核

  13、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主要看考生本人的现实表现。
  考生所在学校或单位(没有工作单位的考生由乡镇、街道办事处)应对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品德作出全面鉴定。对犯过错误的考生,要提供所犯错误的事实、处理意见和本人对错误的认识及改正错误的表现等翔实材料,并对其真实性负责。

  14、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属于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不合格:
  (1)有反对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言行或参加邪教组织的;
  (2)道德品质恶劣的;
  (3)有违反社会治安条例,或其它刑事犯罪行为的。

五 身体健康状况检查

  15、报考高等学校考生身体健康状况检查按教育部和卫生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标准》及有关补充规定执行。

  16、省级招生委员会会同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制订体检工作的组织办法并由县级(含县级)招生委员会和卫生部门组织实施。考生的体检应在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或相应的医疗单位进行,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成立体检站,主检医师应由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责任心强的医生担任。非指定的医疗机构为考生做出的体检结论无效。

  省级招生委员会应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指定一所终检医院,负责协调有关方面对有疑义的体检结论做出最终裁定。

六 考试

  17、教育部确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种类,审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招生考试科目设置方案,授权有关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和高等学校承办。

  18、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使用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以下简称全国统考)试题,由教育部根据全日制中学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命题,并制订参考答案、评分标准和各科目分值。教育部授权有关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和高等学校自行命题的,应按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办理。

  全国统考试题(包括副题)、参考答案、评分标准在启用前为绝密级;省级教育招生机构命制的试题(包括副题)、参考答案、评分标准在启用前为机密级;全国、省级统一考试之后启用的评分标准为秘密级。

  19、全国统考的外语分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六个语种,由考生任选一种。外语增加听力测试。报考外语专业的考生,外语除笔试外,还应进行口试。口试由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统一组织。

  20、全国统考于7月7、8、9、10日四天内举行;考试的时间表由教育部颁布。

  21、考场须设在县级以上(含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并按有关考试规定管理。

  22、民族自治地区用本民族语文授课的高等学校或专业(类)招生,由自治区或省招生委员会自行命题,组织考试。用本民族语文授课的高级中等教育毕业生,报考用汉语文授课的高等学校,应参加全国统考。汉语文由教育部另行命题,不翻译成少数民族文字,并用汉文字答卷;其他各科(包括外语试题的汉语部分)可翻译成本民族文字,用本民族文字答卷。在考汉语文的同时,由有关省、自治区决定,也可以考少数民族语文,并负责命题(试题、参考答案、评分标准报教育部备案)。汉语文和少数民族语文的成绩分别按50%计入总分,但汉语文成绩必须达到及格水平,方能录取。

  23、答卷的评阅由各省级招生委员会统一组织。

七 招生来源计划

  24、高等学校应根据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国家核定的年度招生规模内,结合近年来毕业生就业情况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生源情况,做好招生专业结构、层次结构、区域结构的调整,自主、合理地安排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分专业招生计划。

  25、高等学校特别是有关部门(单位)所属高等学校应按照中央关于加快西部开发的要求,加大为西部地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力度,并根据当地需求合理安排招生的层次及学科、专业。

  26、高等学校应注意在生源质量比较好、数量比较多的地区,以及高等教育资源相对缺乏的地区适当增加招生计划,以促进高层次人才培养在区域间的相对均衡发展。已调整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高等学校,应继续安排行业特色较强的学科、专业跨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办学条件较好、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地方高等学校,还应积极主动多为中西部及少数民族地区培养高层次人才。

  27、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省际间的相互协调与沟通工作,保证地方高等学校跨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计划编制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地方高等学校整体招生质量、培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28、有关高等学校应按照国家及主管部门关于定向就业的招生政策,保证军工、国防等重点建设对高层次人才需求,安排好面向艰苦地区、艰苦行业的定向就业招生计划。要与定向就业单位签署并落实好符合有关规定的协议书,坚决制止假定向或利用定向就业招生计划向考生收费。


  29、保送生计划数,以及不做分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的少年班、小语种、第二学士学位、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艺术类专业、预科班结业生、内地西藏班等其他招生形式的计划数,均须纳入高等学校招生计划总数。

  30、安排跨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的高等学校,在国家核定的年度招生规模内,可以自主决定是否预留少量计划,用于调节各地统考上线生源不平衡的问题。凡有预留计划情况的高等学校,须将预留计划数向社会公开。

  31、各高等学校将按上述要求编制的分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计划报主管部门,其中,地方所属高等学校在本地安排的招生计划由主管部门汇总核定后,径送至本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招生委员会办公室,由其向社会公布;有关部门(单位)所属高等学校编制的分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计划及地方所属高等学校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安排的招生计划由主管部门汇总核定后报教育部汇总备案,教育部将有关高等学校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分专业招生计划汇总后,分送至有关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办公室并由其向社会公布。

八 录取

  32、高等学校招生实行计算机网上录取。教育部统一领导全国高校招生网上录取工作,各省级招生委员会组织有关高等学校分批次进行录取新生工作。各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应全面实行远程录取管理模式,各高等学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采取远程异地录取方式开展录取工作。

  33、各省级招生委员会要根据本地区招生工作的实际,合理安排高等学校录取批次。原则上同一高等学校同一学历层次的招生计划应安排在同一批次录取,如确有必要,可以将同一高等学校的不同专业安排在属于同一学历层次的不同批次录取,但同一专业同一学历层次的全部招生计划须安排在同一批次。

  34、各省级招生委员会根据高等学校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安排的招生计划数和考生的考试成绩,确定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

  35、各省级招生委员会和高等学校要结合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本校的实际情况,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录取投档办法,正确处理好考生成绩与志愿的关系。在统考成绩达到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考生中,高等学校确定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应控制在本校招生计划数的120%以内。高等学校有关招生录取的具体要求,应事先在招生章程中向社会公布,做到公开、透明。录取期间不得随意更改在招生章程中对社会的承诺。

  36、高等学校招生实行“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录取体制。即: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和身体健康状况检查合格、统考成绩达到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并符合学校投档要求的考生是否录取以及所录取的专业由高等学校自行确定,同时负责对未录取考生的解释以及其他遗留问题的处理。各省级招生委员会应监督、检查高等学校执行国家招生政策、招生计划完成情况,纠正违反国家招生政策、规定的行为。

  37、报考高等艺术院校或其它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的考生均应在其户籍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参加全国统考,其中数学成绩是否计入总分,由高等学校在招生章程中写明并向社会公布。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应将考生参加全国统考的成绩按规定的时间提供给有关高等学校。

  38、高等学校录取新生要按照规定程序,按时完成提档、阅档、退档、审核等各环节工作,保证档案的正常周转和录取工作的顺利进行。对超过时间或不按规定进行录取的高等学校,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有权根据所发出的考生电子档案按计划数从高分到低分代为录取。

  39、未经教育部批准,高等学校不得规定男女生比例,不得限制应试外语语种。

  40、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届高中毕业考生,由省级招生委员会决定,可以在考生考试成绩基础上适当增加分数投档,由学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同一考生如符合多项增加分数投档条件,只取其中最高一项分值,增加分数不得超过20分。

  (1)按《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0]28号)和《教育部关于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教基[2001]1号)评出的省级优秀学生;
  (2)高级中等教育阶段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者;
  (3)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省级及以上科技发明创造奖或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一等奖以上者;
  (4)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参加重大国际体育比赛或全国性体育比赛取得前六名、获国家二级运动员以上称号的考生(须出具参加比赛的原始成绩)。

  41、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生,由省级招生委员会决定,可以在高等学校调档分数线下适当降低分数投档,由学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同一考生如符合多项降低分数投档条件,只取其中降分幅度最大的一项分值,降低分数不得超过20分。
  (1)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
  (2)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
  (3)荣立二等功以上的退役军人;
  (4)烈士子女。

  42、退出部队现役的考生,在与其他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散居在汉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在与汉族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43、定向招生若在该高等学校投档分数线上不能完成招生计划,可在其线下20分以内投档,由学校择优录取;若仍完不成定向就业招生计划,则就地转为非定向计划执行。为军队培养的国防生按有关要求执行。

  44、对肢体残疾、生活能够自理、不影响所报专业学习,且高考成绩达到要求的考生,高等学校不能仅因其残疾而不予录取。

  45、高等学校须将拟录取考生名单(包括保送生、单独考试录取的考生)报经生源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委员会办公室核准。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核准备案后形成录取考生名单,并加盖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录取专用章,以此作为考生被正式录取的依据。

  高等学校根据经有关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核准备案的录取考生名单填写录取通知书,加盖本校校章直接寄送被录取考生。考生凭录取通知书办理户籍迁移和报到注册等手续;高等学校凭录取通知书和经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核准备案的录取考生名单办理新生入学及户籍登记等手续。

  46、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应将加盖录取专用章的录取考生名单、新生高级中等教育阶段档案材料等及时、统一寄送有关高等学校。

  47、经授权单独组织招生考试的高等学校须按有关要求及时向生源所在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报送有关招生录取数据;各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应按规定向教育部及时上报本地区所有考生的有关招生录取数据。对属于考生个人信息及有关录取过程中需要保密的内容,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公开。
考生可通过各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提供的途径查询本人的录取结果。

  48、录取工作应在9月上旬结束。9月15日前不能开学的高等学校,须报经教育部批准。

  49、由于网络传输等其它因素造成的招生遗留问题,有关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和高等学校有责任通过协商妥善解决。

九 招生机构及其职责

  50、教育部主管全国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工作,其职责是:

  (1)领导全国高等学校招生与考试工作;

  (2)制订有关招生工作的规章;

  (3)指导有关部门(单位)所属高等学校和省属高等学校编制招生来源计划并汇总备案;

  (4)指导、检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等学校招生工作;

  (5)组织开展招生、考试的科学研究,领导招生、考试的改革试点,培训有关人员,并进行宣传工作;

  (6)保护考生和招生工作人员的正当权益,组织或督促有关部门调查处理招生工作中发生的重大问题。

  51、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区、盟、州)、县(市、区、旗)人民政府分别成立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各级招生委员会在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招生委员会(或教育部)的双重领导下负责本地区招生工作。招生委员会主任委员由本级人民政府负责人兼任,副主任委员、委员由教育行政部门及其它有关部门、高等学校的负责人兼任。招生办公室是招生委员会的常设机构,代表招生委员会行使职权,处理招生日常工作。应确定必要的编制,配备专职干部。市(地区、盟、州)、县(市、区、旗)招生委员会的职责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委员会做出相应的规定。

  52、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的职责:

  (1)执行教育部有关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规章,并结合本地区实际制订必要的补充规定或实施细则;

  (2)汇总并公布高等学校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招生章程;

  (3)指导、监督高等学校执行国家招生政策、招生计划完成情况及对社会的承诺;

  (4)负责组织考生报名、政治思想品德考核、身体健康状况检查、考试、录取等工作;

  (5)组织开展招生、考试的科学研究工作和宣传工作;

  (6)保护考生和招生工作人员的正当权益,调查处理本地区招生工作中发生的重大问题。

  53、高等学校应成立由校长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招生工作领导机构,并设立招生办公室,负责本校招生工作。其职责是:

  (1)执行教育部有关招生工作的规章及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委员会的补充规定或实施细则;

  (2)制定本校招生章程和招生方案;

  (3)开展招生宣传工作,实事求是地向考生和家长介绍本校情况和录取规则,不作误导考生和家长的宣传和承诺;

  (4)根据国家核准的年度招生规模及有关规定编制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录取考生,并负责协调和处理本校录取工作中的遗留问题;

  (5)对录取的新生进行复查;

  (6)支持地方招生委员会完成招生方面的其它工作。

十 招生经费

  54、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经费,应由地方教育事业费列支。高等学校招生经费,应由本校事业费列支。

  55、考生须缴纳报名考试费。收费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有关规定自行确定。

十一 对违反规定行为的处理

  56、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考生,由违规行为发生地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经授权的高校招生办公室和其它招生考试机构,取消其当年的考试资格、录取资格;已经被录取或取得学籍的,应由学校取消其录取资格或学籍并将其退回户口所在地:

  (1)以虚报、隐瞒或伪造、涂改有关材料及其它欺诈手段取得考试资格或录取资格的;

  (2)在考试中有夹带、传递、抄袭、换卷、代考等舞弊行为和携带规定以外与考试有关的物品进入考场的;

  (3)扰乱报名点、体检点、考场、评卷点及录取场所秩序,使其工作不能正常开展或以其它方式影响、妨碍招生工作人员,使其不能正常履行职责的;

  (4)有其他舞弊行为的。
  57、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招生工作人员或其他有关人员,由违规行为人员所在单位撤销其招生工作职务,取消工作人员资格或给予行政处分:

  (1)在出具、审定考生的报名资格证件、证明、体检、档案材料(包括有关政策要求的证明材料)中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的;

  (2)在招生或考试中指使、纵容、协助、伙同他人舞弊的;

  (3)在招生或考试中涂改考生志愿、答卷、考试成绩及其他有关材料(包括计算机记载的考生信息)的;

  (4)有直系亲属参加考试应回避招生考试工作却隐瞒不报,并利用工作之便徇私舞弊的;

  (5)在招生中徇私舞弊,不按录取程序招收学生,或擅自招收不达录取标准的学生的;

  (6)在招生中滥用职权或玩忽职守,致使招生工作受到重大损失的;

  (7)其它破坏招生工作的行为。
  58、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员,由司法机关根据情节轻重,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或刑法、行政处罚法、保密法给予处罚:

  (1)盗窃或泄露在保密期限内的试题、参考答案、评分标准、答卷的;

  (2)扰乱考场、评卷点及录取场秩序,威胁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的;

  (3)在招生中行贿受贿、敲诈勒索的;

  (4)有其他徇私舞弊,情节严重的行为。

十二 附则

  59、单独招生、招收保送生、高水平运动员、艺术特长生等有特殊要求的高等学校或专业招生办法,按教育部有关规定执行。
  60、各省级招生委员会可依据本规定制定补充规定或实施细则,须报教育部备案,并不得与本规定相抵触。
  61、本规定由教育部负责解释。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